-
15 2025 07
避雷针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避雷针针头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
-
21 2025 04
仪表防雷系统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仪表防雷的基本原理是限流、限压、限能。设法将雷电流在到达仪表之前就大部分泄放入地,并将残余雷电流产生的电压限制在小于仪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仪表不受雷电损害。由于雷电持续时间较短,残余的雷电流不会对信号造成有效干扰。
-
25 2025 02
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雷击并形成极性。科学家们对雷雨云的带电机制及电荷有规律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积累了许多资料,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些论点至今还有争论。
-
13 2024 03
多姿多彩的云(每日一普·走进科学)
在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中,时常飘浮着一种我们如眼能够看得见、却又使人够不着、摸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多姿多彩的云。云是由因热力作用而不断上升的水蒸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附着在大气层中的微小颗粒物而形成的水滴或冰晶,亦或是二者兼有的混合物体组成的一种物质。云的形成对地球水循环至关重要,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适宜条件下会进一步凝结成雨雪或冰晶乃至冰雹颗粒等,当空气浮力无法承受后,这些物体就下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我们日常所说的大气水循环过程。
-
21 2023 12
“冬至”为何怕打雷?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它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这一天太阳光直射点刚好移动至南回归线即将回归北移,对于北半球来说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那么,在我们国一些地方为什么会有“冬至”怕打雷一说呢?
-
06 2022 05
不可不知的雷电灾害防御常识
转眼雷雨季节又已到来,雷电灾害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下面再给大家重复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雷电灾害防御常识: